牛皮菜里的地木耳 16)(散文)
1953年的第二学期,是乐童初中毕业季。乐童的父亲也终于在一家公私合营的机械零件加工店重操旧业,当了会计。乐童自是高兴万分,有希望把初中念完。
机械加工店,位置在县城东门外,紧连县城长途汽车站,它对面又是人力车搬运队,一条省际公路相隔。加工店开在这里,显眼,顾客方便。三间店铺中,红炉锻造占一间,师徒二人,师傅是位老铁匠,单凭他眼力观火候便知能否锻打。他常在客户面前炫耀,“把我肚子里的煤渣抠出来,比你吃的咸盐还多!”手摇皮带轮车床占一间,皮带轮安装车床上面的半个木楼上,车床后方3米处置一张三斗桌,做营业办公用,办公室后一个大套间做宿舍。店长是公方代表,转业军人,会五级车工活,也带一个徒弟,徒弟只能车毛坯。摇皮带轮的力气活,只雇临工。加上乐童的父亲和一个炊事员,总共才七个人。
临工的钱挣得少,但能当天领取酬劳,即使这样,找临工也难,除非实在找不到活干的人,或者需要急着补贴家用、度过难关的人,才愿意下这苦力。舅父家的大女儿、乐童的大表妹就来揽过这活。
大表妹比乐童小一岁,不到万不得已,舅母是不愿自己女儿干这活的。大表妹和乐童同在一个学校,她上初二,是班里的文娱委员,文化课学的也好。乐童问她:“为什么来找苦吃?”原来,她那瞎子妹妹病重,急需花钱治疗。乐童把这事向父亲说了,父亲即向店长借支4万元,交给大表妹。大表妹钱是收下,可她仍坚持要干摇皮带轮的活。
这天,店里还没找到合适的人,店长也就勉强答应了。乐童在一旁说:“店长叔叔放心,我可搭一把手,和她一同摇皮带轮。”
皮带轮后的板壁上装有一个小铜铃,需要用车床时,楼下只需扯响铜铃。车完一个工件,中途能歇一会儿。即便这样,两个半大孩儿也会满头大汗。兄妹也在此时,彼此交流一会儿学习心得,唱一唱歌,转移一下疲劳。她的女中音很好,据说,她已被县文工团看中,单等她初中一毕业就可进团。
傍晚时分,店长付了六千元给大表妹,说比别人多给了一千元。大表妹谢过之后,转身要走。乐童的父亲留她:“吃完晚饭回去,让表哥送你!”
(待续)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