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前在春节期间,在这个偏僻的小乡已有不少农民工驾驶着各自的小车回家过年。当时,还没“村村通”的硬化的小公路,只好将车停放在乡上的小街.近500m的”人字型“街道的犄角旮旯,那里镶嵌满了各地各式各样的车型、车牌号,然后,他们只能步行、踏着被草丛遮掩的小道,挎着大包小包的行囊,回家与亲人团聚。
今年春节,小街显得空旷多了。随着扶贫攻坚的进展,村与村的路均已硬化,虽是单车道,而100m之内都有会车的地方。不仅村村通了,而且,有车有的村民都能开进自家的小院;暂无车的村民,也硬化到了家门口,提前做好了购车的准备。
车位尽管得到转移,可谁也没料到,临近年根,来小街办年货、抑或进城走亲访友,尤其在赶场天,一天里,总要堵车三两次的。偏远小乡那有交警,于是,有的车主,下车来主动担当,代行疏通。每次从堵车到通车,都要花费三、四十分钟。当初,小街如加至4·5m,也不至于如此尴尬。五年的光景,谁也没预料到脱贫致富这么迅猛。
转化神速的莫过于贫困村。国家一包到底,资金到位快,主抓领导有所作为。
政绩不是绣花枕头。摆在村民面前的是,看得见、摸得着,实实在在、实实惠惠的事。
点赞!是应该的了。
评论